访学美国感想
发布时间:Aug 17, 2015     浏览次数:4261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学术三期 林树

速度最快的不是光,是时间。一转眼,为期一年的美国访学已经回来半年了,一直想谈谈在美国学习与生活的感受。

我留学访问的学校是加州大学欧文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商学院金融系,UCI的金融系虽然只有7人,但华人教授占到3人,系中教授个个学术精悍。财务金融类三本最好的杂志之一RFS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的主编David  Hirshleifer是“镇系之宝”,也是目前行为金融领域中的“现役”泰斗。全球流行的风险管理教材(Value at Risk)的作者Philippe Jorion也在此系。我跟的导师教授Lu Zheng则是基金方面研究最好的华人教授之一。

访学期间听课是少不了的。听了两门博士生的课,一是行为金融“大腕”David Hirshleifer的《心理学与金融市场》,一是会计系教授Siew Hong Teoh的《会计与资本市场》,基本上是讲行为的,偏金融。也许因为HirshleiferTeoh是夫妻俩的原因,所以他们都对行为的研究情有独钟。两人的上课方式差异明显,Hirshleifer自己从头讲到尾,Teoh倒是类似国内,先是自己讲,然后由博士生分别报告经典文献。两门课均有金融系与会计系的博士生一起听,两者的交流也非常频繁与主动。也听过MBA的《投资学》与《公司理财》,体系与内容与国内差异并不大,但课程中最大的差别在于对学生的训练。虽然MBA学生都是工作的,但课程仍然非常强调基本的公式、计算等训练,甚至课堂上老师会当场将题目用纸张发给学生,学生就用自带的财务计算器做,学生也要求这样训练。不像国内许多学生对基本的计算训练常常躲避,很少听到老师会像国内课堂上那样经常讲故事与“段子”之类。也许这是美国MBA教育的共同之处与成功原因之一,大家通过同样框架的训练,可以有共同对话的平台与基础,而不会因为各自学校教学“特色”造成各自的差异性,反而导致商业交流的阻碍。

此外,也经常去听相关的学术Seminar,不管是自己访问的金融系,还是会计系,基本都会在每周五请外校的教授来讲文章。形式非常简单,一般事先定好开始与结束时间,约一个半小时的样子,准时开始,准时结束,从没出现过想讲多长时间就讲多长时间的情况,讲完大家自行解散,进程严格按照时间表。可能这样系里老师可以知道几点可以干什么,不用被拖在论坛现场有事不能走开吧。另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是,UCI的商学院每学年会为所有专业的助理教授安排一次论文报告,并早早的在公告板上贴出来日期,谁想听都可以,这给助理教授的压力很大。总体感觉,这里教师工作内容很简单,除了上课,其它的工作基本上就是围绕着学术研究,教师之间在工作上的讨论与交流大多也是围绕学术研究之类的。

自己在访问期间也与导师合作完成了一篇工作论文,是关于中国基金投资行为方面的,也是根据自己国家自然基金的课题所做,可惜的是我们第一次投稿被无情的拒绝了,导师说这太正常了,现在我们还在继续修改着。这也是自己第一次与世界顶级教授实质性合作写论文,在写的过程中学习了不少,经常是自己已经觉得差不多了,结果到合作教授那里,很容易地被指出还有很多需要改进之处。合作的论文是否发表已经不重要,与顶级教授的合作过程才是最重要的,有幸见识到顶尖的学术研究成果需要什么样的“磨难”才能出炉。

当然,学习与合作研究是一方面,生活也很重要。用了快半年时间,在生活上基本习惯了美国的方式。因为地处加州南部城市Irvine,虽然被认为是美国“富人区”,但公共交通基本没有,只好自己考了加州驾照,买了个二手车,生活上才方便很多,平时也可以去附近的很多地方。Irvine往西开车约二十分钟就可到达太平洋岸边,可以开上著名的加州一号公路。特别是在傍晚,红红的夕阳从远方大海与天空的交际处照过来,那景色让人陶醉,可以暂时忘记一切。

一年的时间,说短不短,说长不长,但其中的经历却真实的留在我的人生中。视野开阔了,阅历丰富了,最重要的是亲身体会到美国的学习方式与学术研究水准,也让自己可以从另一个角度重新审视自己,改进自己。感谢家人的包容,感谢领军班同学的支持,单位领导的关心,这些也是我们每一个去国外留学访问同学的精神支柱。我们必定不断完善自身,回报家人,回报社会。




我要评论



(只有会员才能参与评论,如果您已是会员请 登录 后评论)
论 坛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14号月新大厦 邮编: 100045 电话:010-68520682 E-mail:68520682@asc.org.cn | ascmember@163.com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602 | 京icp备12005383号 | 中国会计学会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