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海归会计博士的“领军路”
发布时间:May 19, 2014     浏览次数:5807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作者:李一硕 来源: 字数:1841

本报记者李一硕
   姜国华拥有令人羡慕的求学经历: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学士、香港科技大学会计学硕士、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学院会计学博士。
   会计博士为什么还回国,如今已是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会计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的姜国华,当时的举动让周遭的很多人不解。要知道,留在美国,意味着他将拥有一条很清晰的职业晋升之路,当然,伴随而来的还有高薪以及美国绿卡或国籍。
   为了研究中国经济转型期的会计问题,姜国华回来了,而且还成功入选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学术一期班。现在,他用实际行动证明:当初自己的决定一点没错。
  
  执意踏上未知路
   在北大求学的4年时间里,姜国华深深受到光华管理学院积极向上的学术氛围影响,同学们比学赶超,但又十分融洽、互帮互助,那时候的我们都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在学术上有所成就。在香港,他开始了会计学的学习和研究,有着经济学基础的他,在看待会计学问题时的思路更为开阔。香港科技大学的开放式教育吸引了姜国华,而最吸引他的,还是能够接触到更多国外的信息、案例。
   在美国,姜国华则接触到了第一手的会计学前沿知识,当然,还有那里更为多元的文化气氛。世界各国的学生坐在一起讨论同一个会计问题,是件很奇妙的事情,那种智慧的碰撞令我终生受用。姜国华即将博士毕业的时候,恰逢中国正在启动大批招聘海外学者的项目。他做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回国教书。
   当时,美国每年毕业的会计学博士不足100人,就业情况十分好、收入十分高,于是大多数人选择留在美国就业,这也使得国内大学经常招不到如意的海归会计学讲师。
   对于响应国家号召较早海归的管理学学者来说,当初没有人向他们承诺任何职业前景,他们也就不能清晰地对自己的职业进行规划,回来算是规划的第一步。
   2002年年底,姜国华从美国回到自己的母校——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成为该院会计系第一批在美国拿到会计学博士学位的讲师。
  
  一段奢侈的奋斗历程
   2003年正式教课开始,姜国华就努力地让自己融入国内会计学术界。通过一些学术研讨会、学院领导和资深教师的介绍,他认识了许多国内高校会计系的中青年骨干教师,但繁忙的教学工作以及从美国带回来的几个需要同时操作的学术课题,让姜国华没有大块的时间,与他们坐下来好好交流、探讨。
   2005年,将手头的学术课题做得差不多的姜国华升为会计系副教授,并取得了哈佛大学商学院案例教学培训项目结业证书。
   姜国华的业余时间多了起来,他开始寻找机会与各兄弟院校的年轻教师进行交流,他甚至参与到教育部为全国高校商学院和经济学院教师开设的双语教学培训中,并当起了主讲教师,其实我很想利用这些机会,来补充自己对国内会计学界现状认识不足的短板。”2006年初,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会计系主任陆正飞,收到一份关于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学术一期学员招生的报名表,他想到了姜国华。
  想不想报考这个项目?陆正飞试探性地问姜国华。
  想!姜国华不假思索地回答道。结识国内优秀同行、了解国内会计学研究动态,他从一开始就发掘出了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项目对于他的价值。
   报名、复习、考试,当时已经是北大讲师的姜国华又重新体验了一回学生生活领军人才的考题很开放,没有死记硬背的题目。所以备考也是一种学习的延续。虽然已经淡忘了当年的具体考题,但在面试结束后得知自己被录取时那一刻的感受,姜国华记得依然清晰,对于我来说,那是一段有些奢侈的奋斗历程,很值得珍惜。
  为领军班注入新鲜血液
   这几年来,姜国华在学术一期班积极活跃,在财政部的不少研讨会上,都能看到他的身影,学术界通过与政府层面接触,将自己的学术成果变为社会政策、经济政策,是一种很重要的贡献。作为班上唯一的海归,同学们特别喜欢向姜国华打听国外会计学界的现状、前沿信息,他也会尽自己所能帮助有需要的同学去国外学校进行交流。
   用班主任田志心的话说:他已经成为我的左膀右臂了。与此同时,姜国华也在领军班收获颇丰。学术班的同学大部分都是高校会计学科的负责人或骨干,从他们身上,我了解到目前中国高校都在关注哪些内容,他们的办学经验、学科建设经验,对我来说都有很大帮助。目前,姜国华和班上的两三名老师在合作不同的学术课题研究,他关于投资者保护的论文刚刚发表在金融学国际顶尖期刊—— —《金融经济学杂志》上。这位当初没有想好如何规划自己职业生涯的海归,如今收获了自己应得的知识与荣誉。
  好好教书、好好做学问,这是姜国华目前对自己的唯一要求。

只想教书的北大弟子

作者:李一硕 来源: 字数:471

每当遇到海归学者,我们似乎都希望从他们那里得到一些关乎理想、关于抱负的回国理由。
   对姜国华,最开始我也抱着这样的期待。甚至还钓鱼执法般地去问他:当时是不是有很远大的学术抱负?但最终还是被他一句我真没有那么高的境界,我就是想教书,想教自己国家的孩子给打发了。
   一句再平淡不过的话,却比千万句豪言壮语来得更实在。
   姜国华一直觉得研究中国学术问题更有意思,尤其是现在中国正处在转型阶段,在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研究方面,都有很多值得国际学术界关注的 问题。研究这些问题可以丰富国际的学术成果,这对中国学者来说也是最有意义的事情。姜国华喜欢将自己研究出来的成果,教给中国的孩子。
   中国师生之间的亲密关系,是他在国外很少感受到的,真正的好老师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我真的可以感觉到学生们的变化。通过我的努力去提升他们的能力,是我最大的收获。如今,姜国华带的第一个博士生马上就要毕业并赴暨南大学任教了。在会计学研究和教学的路上,姜国华不会停下脚步。
   用他的话说:做研究带来的成就感或许是短暂的,但教学生带来的成就感却是一生的。
   (李一硕)




我要评论



(只有会员才能参与评论,如果您已是会员请 登录 后评论)
论 坛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14号月新大厦 邮编: 100045 电话:010-68520682 E-mail:68520682@asc.org.cn | ascmember@163.com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602 | 京icp备12005383号 | 中国会计学会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