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建明:做个有职业道德的会计老师
发布时间:May 19, 2014     浏览次数:4783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作者:本报实习记者肖祯   本报记者李一硕

在学生们走出校门之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财务系副主任郑建明教授总是告知他们,做一个有原则的会计人,不要做违背会计原则的事情,不论受到多大的诱惑。当郑建明有机会加入到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训班学习,重新以一个学员的身份坐在课堂里听课时,他发现,自己学习的不仅仅是更高层次的会计专业知识,最重要的是学到了更多先进的教学方法,这是个神奇的课堂,在这里充电后,我最深刻的感受是,一定要坚持做一个有职业道德的会计学教师。
  只想教书的教书匠
   金融专业出身的郑建明理论知识丰富,有过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工作的经历,本可以到实业界打出一片天地,但钟情于学术研究和教书育人的他还是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而且一做就已经到了第十二个年头。
   看着自己的学生们一届一届顺利毕业,离开校园走向社会,郑建明非常欣慰,教师的成就感来源于学生的顺利成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在欣慰之外多了一份担忧。
  现在的社会太浮躁、太急功近利,很多时候人做事都讲求目的,这对学生毕业后的成长很不好,会计这个行业最注重的就是谨慎和公正。我特别担心学生们在走向社会后,为了工作投机取 巧、甚至做一些违背会计人原则的事情。郑建明经常诚恳地告诫学生,会计人和财务会计方面的学术研究者都属于高危人群,会面临很多诱惑。怎样恪守道德底线、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是对会计人很严峻的考验,一定要在入行之前考虑清楚。不要因贪图一时之利,而迷失自己的方向。
  从领军班汲取营养
   郑建明与领军班结缘是源于副校长的推荐,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学术二期报名时,副校长觉得我比较适合参加这个项目,就推荐我去试一试。郑建明还记得考试时的场景:参考的人很多,很像是公务员考试的阵势,中英文考试内容都有,有一定的难度。但凭着专业知识和好运气,郑建明如愿以偿,加入到会计领军人才的队伍中。
  会计领军人才这个平台对我个人扩展学术资源、拓宽社会网络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郑建明说。由于之前是金融专业出身,郑建明坦言自己开始对会计学术圈并不十分了解,通过在领军班的学习和交流,他结识了很多会计专业的名师和学术大家。最有收获的是,与同学们的交流启发了他在教学方面很多深层次的思索。
   郑建明对每年学术班学员自发在全国各地举办的集训印象深刻,由于很多学员在不同学校教同一门课程,在集训的间歇,学员们会就课程设置和某一知识点进行讨论研究,互相交流课件在学 员中很流行,对我们彼此的教学都特别有帮助。别小看了这些看似琐碎的闲聊,我的课件内容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生动有趣也是得益于学员们在领军班上分享的许多案例和经验。在参加领军班培训时,学院也为郑建明一路开通绿色通道,每次外出培训需要调课,学院领导总是二话不说,签字并报销机票。郑建明感慨道。
  
  融合流行元素的教学
   在领军班的课堂上,厦门国家会计学院副院长黄世忠留给郑建明的印象最为深刻,他讲课非常有激情,而且总是以最快的速度用最新的知识去更新课件,并且能够融合很多流行元素。这让郑建明深受启发,从此他非常注重把幽默的元素引入教学,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对自己未来的期许,郑建明还是把做好研究放在第一位,希望自己的研究能对改革的制定有帮助。他认为,会计专业教师最大的价值是为国家会计制度和政策的制定提供最强有力的理论依据。以前,专家对社会贡献的力量非常弱,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专家治国越来越重要,对政策的预评估是检验政策可行性的有力方法。所以很多政策在制定前,都需要听取专家的意见,专家会针对问题做大量的研究和调查。郑建明信心满满地介绍说。
   事实上,郑建明的很多建议和意见都被各大部委和相关省市采纳。今年年初,他还主持了韩国发展研究院(KDI)关于银行发展的国际研究项目。
  我很喜欢我现在的工作,做学术虽然很清贫,但也很快乐。我相信我会做好一名学术领域的会计人。郑建明说。

成就感源于学生的顺利成长

作者:肖祯 李一硕 来源: 字数:318

初见郑老师,我非常紧张。瘦高的个子,不太爱笑,很认真的样子。前几个问题都是一问一答,中规中矩。作为记者,我始终觉得一次好的采访应该像朋友聊天一样亲切和放松。打破这种生疏状态的问题是:郑老师,您是浙江人,是不是特别爱吃鱼?说到这儿,他的话匣子终于打开了,我们像朋友一样开始聊天。
   没有花哨新颖的语言,也似乎没有应对媒体采访的经验,他讲自己在领军班的所见所闻、所听所感,谈对目前会计理论界的一些看法,在整个交谈过程中,郑老师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踏实、对待事情严谨认真,而且记忆力很好。
   在说到目前有些学生太浮躁时,我能感觉到他有一些小小的激动和担心。作为一位老师,除了要传道授业解惑,更需要的是培养学生明智明理,我想郑老师做到了。(肖祯李一硕)



上一篇:媒体采访          下一篇:周华:在课堂上“点燃会计的火焰”

我要评论



(只有会员才能参与评论,如果您已是会员请 登录 后评论)
论 坛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14号月新大厦 邮编: 100045 电话:010-68520682 E-mail:68520682@asc.org.cn | ascmember@163.com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602 | 京icp备12005383号 | 中国会计学会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2022